更新时间: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第四,通过组织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公平竞争审查的协同联动。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区域协调机构、区域一体化规划和相关治理规则,打破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促使地方政府自愿加入到资源配置效率更高的区域合作格局,实现区域内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此外,广西将同步推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安全示范中心和配套园区建设。广西将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抓紧筹备首届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大赛,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百千万”职业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即组建百名科普宣传专家团队、召开千场科普会、覆盖万家“五进”单位(机构、企业、学校、乡村、社区),进一步加大职业健康科普宣教和干预指导力度,提升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广西还建立职业健康科普体验馆,定期向企业和公众免费开放,进一步普及职业健康知识。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